漳州小鱼网

漳州 [切换城市]
  • 21547阅读
  • 0回复

[我的年代]曾祖父苏铨童生试卷

楼层直达
鱼币
142
经验值
91
好评度
0
不良记录
0
微享币
0
曾祖父苏铨童生试卷
苏登科

苏铨,是我的曾祖父,幼时由海澄县迁居漳州城。大约在清光绪初年,公元[1875-1890年之间,曾就读于丹芝、芝山、丹霞、霞文等四所书院。现存八份受业试卷,分别是:丹芝书院三份,芝山书院一份,丹霞书院二份,霞文书院二份。其中,有一份是我曾祖父由海澄童生成为生员(秀才)时,在漳州府学丹芝书院的考卷。

这份试卷高27厘米,宽10厘米,共3页6面,竹纸。封面中间上端一长方框内用毛笔竖写着“丹芝书院”四字,下方有两个圆圈,上圆圈有毛笔字迹“海澄”,下圆圈有红色印字“童生”,再下有毛笔字迹:“苏铨”,并盖有漳州府儒学红色方形大印章。右侧竖排“第上取等第壹名”,其中“上取”、“壹”为毛笔手写。

试卷的内容是一篇八股文章,题目是《振河》。试帖诗题目是《赋得盛德在金·得秋字五言八韻》。试卷打有红色暗格,每行25字,每面6行,除去题目一行和80个空格外,共约795字。字迹工整,大多数字旁有圈点。

明、清时取得生员(秀才)资格的入学考试曰“童生试”,简称“童试”,亦称“小试”、“小考”。应考者不分年龄大小,均称“童生”或“儒童”、“文童”。童生包括三个阶段,即县试、府试与院试。三年内举行两次。

童生府试在府城考试,由府州官主持,每年四月举行。共录五十人,分甲、乙两等,前十名为甲等。府试第一名的“府案首”,也是直接获取秀才功名,而不必参加下一级的院试。因我曾祖父府试第一名,直接“上取”,而不必参加院试。

丹芝书院,即是漳州丹霞、芝山两书院的合称。丹霞和芝山两书院曾一度统一管理,以丹芝冠名。先有芝山书院后有丹霞书院。丹霞书院,地处漳城东南隅,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年(1737年),是近现代漳州首座公办学校,在漳州地区乃至(长)汀漳(州)龙(岩)都有深远影响。芝山书院位于漳州芝山山麓南面,为今漳州市政府和漳州一中的一部分,其前身是创建于宋嘉定十六年(1223年)的龙江书院,宋毁于战火,明、清再次重修,并于东侧另建仰文书院,后龙江和仰文两院合并,改称“芝山书院”。

(苏登科2024年12月25日稿)
(作者单位:漳州苏明良史绩研究会)
[ 此帖被漳州苏登科在2024-12-25 09:04重新编辑 ]